坐在山裡,看著清澈的河水潺潺地流著,
水面的紋路不斷地變化著,枯葉在水面上打轉,
薄霧在林間,如雲氣地飄在樹葉上。

如此地把自己放在一片嵐氣之間,望著溪水
作為後工業時代的子民,我們感到「世界的失去」
與自然之間的對話,似乎在工業的技術興起之後,戛然停止。
我們在電腦上與遠方的朋友通訊,我們的都市充滿了貨品,
工廠不斷地製造電器與化學製品,而使我們遠離耕種的生活。
這當然不是濫情的喟嘆,而是「世界的失去」。

如果我們翻一翻幾百年前的文字,會發現中國的文字歷史裡有許多的詩歌吟唱
對於現代的人們來說,這詩人的快樂似乎令人費解
為什麼傳統的文字營造者願意創作這些詩歌,而我們又醉心於什麼?
某種疏離似乎逐漸擴大,就像極地的臭氧層破了洞,我們心靈的趣味逐漸失去了興味
而電動玩具取代了人們之間的嬉戲,年節變得日復一日的無聊。

所謂「後現代」的處境意味著某種人類對自己命運的決定:
使用汽車來擠壓時空,使用電視節目代替人們之間的取樂
使用人工製品代替菜園的作物,使用圖片代替文字的閱讀
使用電子通訊代替見面--人類住定要活在人為的環境裡,
人們用自己的手為自己鋪路。


--余德慧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ds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